londonind.com 最新电影电视剧大全!
网站首页 > 电影 / 正文

八月 (2016)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11:30

视频标签:剧情  家庭  

观看人数:136

评论人数:当前有 0 人发表了看法 我要评论

开始播放

剧情介绍

2016年国产7.3分剧情片《八月》HD高清国语中英双字

八月

◎译  名 TheSummerIsGone

◎片  名 八月

◎年  代 2016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语  言 国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7-03-24(中国大陆)/2016-07-23(FIRST青年影展)

◎豆瓣评分 7.3/10 from 13596 users

◎IMDb评分 7.2/10 from 96 users

◎文件格式 x264 + ACC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188 MB

◎片  长 105 Mins

◎导  演 张大磊

◎主  演 孔惟一 Weiyi Kong

      张晨 Chen Zhang

      郭燕芸 Yanyun Guo

◎简  介

  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张小雷(孔惟一 饰)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然而这个自由的,炎热的夏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红火热烈,更多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大把闲工夫。恰逢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张小雷父亲(张晨 饰)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他们生活的家属院 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张小雷就那么静静的耗着,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张小雷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生活不一样了。立秋那天夜里,张小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像是意味着什么…… 

◎关于《八月》你应该知道的件事

1本片获得第53届金马最佳剧情片奖。

2本片是张大磊的导演处女作。

3小演员孔维一获第53届金马最佳新人奖。

42016年3月,片中真实的拍摄场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被拆除。

5影片的摄影师也是《塔洛》的摄影师吕松野,同时《塔洛》的导演万玛才旦也成为本片监制。

《八月》最初的一版海报很有意思。画面上一家三口坐在湖中的游船上,他们没哭没笑,不喜不悲,就那么淡淡地看着镜头,好像对生活充满着陌生和疏离。仔细看完全片,都没能找到和海报重合的这个场景。若说海报是剧照,可是彩色的场面和整体黑白的影调又是完全不搭。那么这个场景哪去了?

说起黑白影调的运用早已屡见不鲜,在摄影上,黑白能传递出作者想表达的韵味,但却并不真实。因为人眼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彩色的,不论是在1990年还是2016年,色彩不变,变的只是时间。 故事伊始,父母絮絮叨叨聊着孩子的升学。在传统中国家庭观念里,孩子升学向来是家庭里的大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也是从小四的考试升学说开。而小雷父母讨论的升学,俨然已经不能影响小雷雀跃地享受整个暑假的心情了。 泳池、河滩、汗珠、西瓜……所有中国的孩子都会深刻体会,小升初的这个假期跟上了天堂没多大区别。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无忧的假期,哪怕有也要暂时忘却。没有作业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谁也无权剥夺一个少年的快乐。 可是少年并不够快乐,甚至很孤独。这种孤独如一个肥皂泡,随着八月的进程愈发笼罩在少年心头。跟王小帅的《我11》类似,小雷也是以童稚之眼开始审度这个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世界。三哥骄横跋扈耀武扬威,他看到的是权力;女孩发育的胸脯姣好的面容,他看到的是爱欲;这个无所事事的夏天竟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一个少年观察人生和世界的视角。 大人们显然是无暇理会一个成天夹着双节棍、满街疯跑的小屁孩的,人们口耳相传心照不宣,人心惶惶似一个更大的肥皂泡笼罩了整座小城。90年代初整个国家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个北方小城也未能逃离一个断崖般的命运。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就像片中人们齐心协力地拔河,倏忽一声令下叫人们各自跑去推车。人们看不清前路以致于对未来的迷惘化成愁苦的目光,穿透了一个时代的屏障。 八九十年代生人多多少少都是会有体会的。片中的声声吆喝带回了九十年代,大环境下的人心惶惶又把人带到呼和浩特那座北方工业小城。彼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一种惆怅而忐忑的情绪搅扰得整座城市不得安宁。下岗的人抱怨着铁饭碗不铁,濒临下岗的人提心吊胆活得压抑,识时务下海另谋生路的人幸灾乐祸着荣耀归来。一瞬间,改变,触碰了一个时代的命脉。 而片子懵懵懂懂、零零碎碎的视角也恰如一个孩子眼中的90年代,孩子目力所及没法搞懂这种改变的来龙去脉,他其实也毫不关心。王憨只是竖起了耳朵,听大人围坐着唱一段小曲;小雷只是睁大了眼,看大人面容凝重心事重重。如果说毕赣的《路边野餐》是一首诗歌,那么张大磊的《八月》一定是一篇散文了。两部片子都有着浪漫而闲散的气质,内里却大不相同。《八月》仿佛从不关切什么、抨击什么、指摘什么,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一段回忆,娓娓道来。 小城是会变的,分账片再也没法免票入场、画海报的被迫转行刻字、剪辑师低下高贵的头颅离家当场记;小城又是不变的,升学仍需金钱和关系、亲人终会放下芥蒂、夏天依旧那么燥热。这段回忆里的零零碎碎很私人化,变与不变也贯穿了全片。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如同《出租车司机》一样的父亲。父子一起看免费的电影、推自行车慢慢回家、西瓜地里酣畅地歆享盛夏的清凉……日后想来,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是父子之间弥足珍贵的共同回忆。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小雷爸在深夜的客厅,对着空气“无物之阵”地挥拳。鲁迅在《野草》中提过一个“无物之阵”的概念,指的是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敌,也形不成明确的战线;随时碰见各式各样的“壁”,却又“无形”。那天夜里,父亲拉片结束,走到客厅。小雷从梦中醒来,趴在门缝,看着父亲对着空气兀自挥拳。他看得惊诧,却弄不明白。父亲究竟为何挥拳。答案也许只有父亲知道,但这样一幕却好似一个生命个体对周遭的环境不满,却无处发泄、以拳击絮的一种隐喻。 虽然是一篇回忆散文,但很多家庭里的细枝末节都非常耐人寻味,只待与之有过共鸣的观众会心一笑。比如姥姥家一大家子人,亲人之间互相帮衬。比如你也不知道亲人中间生了什么罅隙,但是最后拍合影时终归把话说开,握手和解。这种和解也如同一代人迷惘之后与这个时代的和解,它体现在,父亲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去外地跟着韩胖子做起了场记。人,可以有浪漫的理想,但总不得已要屈从于现实。 也许导演在影片里并不想传递任何针砭的观点、沉重的反思。与导演的交流也印证了这样的理解:生活本身就是美的,是值得记录的。的确,历史已经过去,倒不如就让它过去。一个时代的迷茫过后,人总会拨开迷雾看清前路。如同片子里置身事外的男人,谡谡立在露台上忘我地歌唱、背诗。这种观念或许是新一代80后导演的创作趋势,包括同样在《告别》片尾致敬了父辈的导演德格娜。他们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急于用最锋利的刺刀把历史剖解得鲜血淋漓,摆在面前。相对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更喜欢回溯记忆,记录生活的平实,倒别有一股老庄般的闲适。 谁又能说生活不美呢?平常的生活没有波澜,却仍有涟漪,同样值得被记录、被感受。就像开头提到的海报上的照片,它不属于电影中的任何一个场景,它只是小雷家电视旁边摆着的一张老照片,可是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谁又能说里面没有故事呢? 一个八月结束了,还有无数个八月会来,犹如电影的英文片名——夏天终将逝去。小雷也会穿上他心心念念的三中校服,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程。父母大费周章、耗尽气力让小雷上了三中,小雷给出的理由却只是一件校服,的确叫父母大为光火。可是,三中会不会给小雷带来一段改变人生轨迹的难忘经历,谁又知道呢。 那天正午小雷全家结伴去公园游玩,这该是一段多么容易被遗忘的美好时光,幸好还有照片替我们记着;而我们都经历过的潇洒放纵却挺寂寞没劲的八月,也终会如昙花一般消逝无踪,不过幸好,还有这样一部电影替我们记着。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播放列表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